广州交警全力构筑十五运会“点、线、面”立体交通保障体系
确保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期间道路交通安全有序,是保障其顺利举办的关键要素之一。近期,广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(以下简称广州交警)在省、市执委会安保部和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,重点围绕十五运会开幕式安保工作要求,深入调研、提前谋划,推进交通安保攻坚,形成系列方案体系,稳步落实赛时核心场馆“一馆一策”、开幕式专项工作等精细化交通安全管理,努力实现“零差错、零疏漏”工作目标。
01
精准部署靶向定制安保方案
针对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、天河体育中心开幕式主会场,广州交警精心部署开幕式专项交通安保,多次会同相关部门到现场踏勘,反复研究论证,不断细化优化停车场地安排、交通流线设计、远端集结点转运等工作。
广州交警采取“远端诱导、中端分流、近端管控”策略,采取赛事三级管控措施——结合各个场馆、住地、交通枢纽实际情况,由内到外划分三个管控圈层(核心区、管控区、外围疏导区),落实“3+4+N”(即3个圈层、4类岗位、N组羊城特骑巡控)部署;针对赛事制定“总方案+专项方案+应急预案”三级方案体系,细化各项交通保障措施。
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“一办十二组”指挥体系,要求各单位细化工作实施方案。各级领导深入一线指挥,实施网格化管理,科学合理布警,“定人、定岗、定责”,层层压实责任,层层检查督促,确保任务全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,各项措施有效落实。
02
链式互联打通动脉保畅护航
广州交警提前规划运动员、技术官员等赛事人员行车路线和备用路线,对赛事车辆落实“五定”管理,提升保障效能,在赛事车辆通行时段智能调控沿线路口信号灯,通过“绿波带+带路车”优化交通疏导模式,减少对社会车辆的影响。同时,在沿线重要路口设置“1+3+N”应急响应单元(1个快速反应小组+3辆警用摩托车+多辆拯救车),确保及时快速处置各类突发情况,为全运会提供绿色保畅服务。
图源:广州市公安局
展开全文
此外,广州交警还研发数字交通指挥应用系统,通过“全运视频AR”“全运安保路线”“全运交通态势”3个板块,结合增强现实技术、视频实景地图、数据整合、实时监控和仿真预演等,实现赛事路线保障任务的全流程管理、动态跟踪与风险提前感知。推进比赛场馆、住地、专用车道沿线交通监控摸排和补点建设工作,扫除系统盲区。
03
全域统筹稳步深化交通治理
广州交警依托市道安办平台和各牵头职能部门,通过组织对场馆、住地、全运通道全面开展交通隐患、堵点乱点排查,以及主次干道标志标线治理工作,助力城市交通治理效能提升。
截至目前,已完成广州市中心五区399条主次干道整治工作,共排查整改各类隐患问题1491个,优化提升各类交通标志牌1705块,翻新标线17.9万平方米,完善路口隔离设施69个,完成交通组织微循环和交通设施微改造31个,强化了交通隐患治理工作。
另外,广州交警联合相关部门稳步推进非机动车道交通系统设施建设,推动在103个重点路口加装非机动车信号灯,新增完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175处,推进新建机非隔离护栏2.2万米,并通过“守点+巡逻”动静结合的方式在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现场执法,有效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。
04
强化练兵淬炼精兵锻造铁军
为全面提升队伍实战能力,广州交警启动“护航十五运会”专项练兵行动,开展“理论+技能+科技”三维度培训。围绕场馆、住地周边典型复杂路口设计12类交通管控情景课,组织交通指挥、应急处置等专题培训,通过“桌面推演+实景复盘”提升精细化指挥能力,模拟开幕式突发大客流、车辆故障等8类极端场景,检验多部门联勤联动机制响应速度。
建立“轮训+专项”练兵机制,持续开展路面执法规范化考核,以“练为战、战必胜”的姿态,持续磨砺交通安保精兵劲旅,为盛会的圆满召开筑牢能力根基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