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hone 17 Pro 价格稳了,苹果疯狂压价!
今年以来,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让苹果公司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。
苹果 CEO 库克此前预估,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,公司 2025 年第三财季(4-6 月)将额外增加 9 亿美元(约 64.6 亿元人民币)成本。苹果决定自己扛下这笔费用,暂时不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,但推动供应链降价或是其消化成本的关键手段。
据韩国媒体 The Bell 报道,为了分摊额外的关税成本,苹果已经开始向三星和 LG 这两家屏幕供应商施压,要求它们降低 iPhone 17 系列 OLED 屏幕的供应价格。
消息显示,由于 LG 对苹果业务的依赖度较高,议价能力较弱,已经接受了降价要求。不过三星在供应链中话语权更强,目前还在和苹果谈判,希望争取更有利的条件。
为了提高自己的议价筹码,苹果还计划给 iPhone 17 Pro 系列机型首次引入中国面板厂商京东方的 OLED 面板。言外之意仿佛是在说:“你们要是不降价,我就转头从京东方进货了。”
从产业链消息来看,苹果已经批准了京东方 OLED 面板的量产资质,将其纳入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的屏幕供应商名单,但目前仅限供应中国市场,国际市场仍有三星和LG主导。
展开全文
从最初为 iPhone 12 提供维修用的备件屏幕,到如今有望成为 iPhone Pro 系列国行版的核心屏幕供应商,京东方用 6 年时间完成了从 “替补” 到 “首发” 的跨越。这一转变不仅是京东方的突破,更意味着国产屏幕技术在高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。
据 UBI Research 数据显示,京东方已在成都、绵阳、鄂尔多斯三地建成了年产 1 亿片 iPhone 专用 OLED 屏幕的产能体系。预计 2025 年其出货量将达 4500 万片,其中 2400 万片会留给下半年的 iPhone 17 Pro 系列,以满足苹果的订单需求。
近年来,京东方的 OLED 屏幕技术进步飞快,与三星、LG 的差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。不仅如此,京东方还在四川成都斥资 630 亿元,建设了国内首条 8.6 代 AMOLED 生产线 —— 这也是全球首批高世代 AMOLED 生产线,预计 2026 年 10 月实现量产,未来发展值得期待。
有分析师指出,OLED 面板和摄像头在 iPhone 整机成本中占比达 10%,是最关键的组件之一。国行 iPhone 使用京东方屏幕,不仅能降低成本,还能规避 10% 的进口关税,减少汇率波动风险等,这或许也是苹果选择京东方的重要原因。
不过苹果的降价要求可能不止于屏幕 —— 消息称,这一要求可能会蔓延到整个供应链。
除了推动供应链降价,苹果还在加速生产转移,把产能从中国转向印度,以此规避中国产 iPhone 面临的高关税。
据《经济时报》报道,印度海关资料显示,富士康 6 月从中国内地出口了一批 iPhone 17 系列的零部件到印度,包括显示屏模组、玻璃盖板和摄像头模组等核心组件,主要用于试产。
预计 iPhone 17 系列将于 8 月开始大规模生产,届时 “印度制造” 的占比可能会大幅提升。
综合来看,苹果正通过施压供应商降价、引入新供应商、转移生产地等多重策疯狂压价,既要避免 iPhone 17 系列涨价影响消费者,又要防止自身利润缩水。这一系列操作展现了苹果对供应链的强控制力,但对于高度依赖苹果的企业来说,可能会受到不小的冲击。
评论